别闹了,那个叫租赁的,你的共享经济马甲掉了

阅读数: 5574

共享经济本意很纯粹,但随着共享经济大火,便产生了那些披着共享经济马甲的伪共享。

 

 

这年头,是个物品就能被“共享”了。出行有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,手机没电了有共享充电宝,下雨了有共享雨伞,旅游可以住共享民宿,困了可以睡共享床铺……我们仿佛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。

 

(图片来自:sharingeconomyforum

 

然而,这些顶着共享经济名头的公司,做的真的是共享的生意吗?

从真共享到伪共享

 

“共享经济”原本也不是新鲜事物,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两家公司 Airbnb 和 Uber 问世都已有 8、9 年之久。房东和车主们利用闲置的房间、车辆获得收益,使用者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服务,大家各取所需,那个时候的共享经济还是很纯粹的。

 

(图片来自:Independent

 

不少观点认为,“共享经济”路子跑偏,要算在摩拜、ofo 这些共享单车头上。但其实从 Uber 与滴滴、易到几家的补贴大战开始,共享出行的本质就已经改变了。大量的专职司机涌入平台,让车主们利用车辆闲置时间赚取外快的说法也早已被人抛诸脑后。

 

前《21 世纪商业评论》主编吴伯凡是这样定义共享经济的:

 

将冗余所有权转让出来,让别人拥有临时性的使用权,从而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同时创造价值,是谓共享经济。

 

注意这里强调的是“冗余”,即供给方所出租的资源,应是自己闲置的,从这一点来看,很明显如今的滴滴早已不属于这类范畴,认真对照来看,顺风车倒是真正的“共享经济”。

 

而对于共享单车、共享充电宝等后来者而言,“共享经济”四个字更像是一层华丽的包装。

 

客观来讲,无论是无桩模式还是电子锁,共享单车确实有其创新所在,也切中了人们短距离出行的痛点,因此才会有今天的火爆局面。但与此同时,它也成功地偷换了“共享”的概念。

 

 

小黄车 ofo 可能一开始还是抱着做共享的念头的。按照他们在官网的规划,ofo 希望在未来不生产自行车,只连接自行车,还鼓励用户将自己的单车加入 ofo,换取免费骑行权益。

 

然而,代工厂接到手软的订单显示 ofo 应该是已经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了。前不久连大名鼎鼎的凤凰自行车都成为了 ofo 的代工厂,拿到了一份 12 个月内不少于 500 万辆共享单车的订单。建议 ofo 还是把官网的理念宣传页的文案换成“ofo 希望在未来不生产自行车,只连接代工厂与自行车”比较合适。

 

(图片来自:网易新闻

 

其他的共享单车厂商也在做着拯救自行车制造厂的事。自打共享单车火了以后,各大自行车厂都开启了疯狂加班的模式,腾讯科技根据各供应商的产能,预计仅摩拜和 ofo 在 2017 年的投放量就将达到 3000 万辆。

 

由企业集中采购车辆并将其使用权销售给顾客,摩拜们的做法本质上与传统的单车租赁企业并无两样,跟与“共享”二字根本不沾边,但这却为后来者指明了一条道路。不管三七二十一,似乎只要跟“共享经济”挂钩,就能搏得眼球,赢得资本青睐。

 

将商品放到线上,开发一个 app,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共享经济大军中的一员。所谓的共享雨伞、共享床铺、共享汽车莫不如是。

 

(图片来自:搜狐

 

3 万把共享雨伞押金 19 元,半小时收费 0.5 元,虽然投放了没几天,就全部被人拿回家,但这应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,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。

 

这是前不久新浪微博 CEO 王高飞(@来去之间)的一条热门微博,虽然他据说的事情真实性有待考证,但却也道出了这些所谓共享经济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
 

最有争议的当属今年以来在投融圈抢尽风头的共享充电宝了。原本与“互联网+”没有什么关系的充电宝,就因为搭上了共享经济的快车,瞬间成了下一个风口。

 

(图片来自:凤凰科技

 

虽然模式与共享单车类似,各家企业也争先恐后宣布获得融资,但是在这个时候,关于这类经济体实际是伪装风口的租赁生意的言论已经日益增多,对于它是否为刚需的质疑也不时出现。

 

经济学家郎咸如此评价共享充电宝:

 

这就是一种租赁,我没看出有任何的创新。

 

为什么企业都争着上共享经济的车?

 

精明的商家强行套上“共享经济”之名,显然不只是为了追赶潮流,更重要地是给投资人讲个好故事。

 

Airbnb 和 Uber 为用户灌输了“共享经济”的概念,而摩拜和 ofo 的成功则炒热了这一概念。

 

共享经济是不是一门好生意,眼下还不好说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绝对是如今最受资本青睐的概念之一。摩拜和 ofo 的估值均超过了 10 亿美元,饱受争议的“共享充电宝”中,小电科技、街电科技、Hi 电科技三家的融资总额达到了 7.5 亿人民币。

 

既然单车、充电宝租赁可以变成“共享单车”、“共享充电宝”,那么把胶囊旅馆变成共享床铺,把租书店变成共享书店,键盘试用变成共享键盘,这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

(图自:每日经济新闻)

 

所以尽管形形色色的行业都在蹭共享经济热点的套路已经被识破,但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租凭服务还是继续大言不惭地以“共享 XX”的名号相继出现。

 

 

汤姆·斯利在《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》对于共享经济发展过程有过这样一段总结:

 

起初共享经济互换的是社区、人与人的交往、可持续性和共享,现在它却成为亿万富翁、华尔街大鳄和风险投资家的游戏场。

 

这不,连最符合共享经济模式的 Airbnb,都在要求房东们按酒店的标准改造房子了,Uber 的司机都被法院判定为全职员工,现如今恐怕没有什么是“真共享经济”了。

 

 

详情参考阅读:http://www.woshipm.com/it/726025.html

上一篇
下一篇